地 址:南通市崇川区北濠桥东村静业庵内

电 话:86-0513-85580858

传 真:86-0513-85580858

邮 箱:2981225983@qq.com

开放时间:8:30-11:30   1:30-17:00

除夕至正月初四闭馆,节假日不休

[ 点击进入详细页 ]
首页  »  风筝新闻  »  风筝趣闻  »  详细信息

九旬老顽童 风筝放了28年 看起来像只有70岁

来源:风筝在中国 发布时间:2011/1/26 17:24:46 浏览量:
  

 朝天门广场上,常常出现一个放风筝的老人,只要不下雨,他都会把风筝放上天。这位看起来只有70岁左右的老人名叫康占荣,其实今年已经90岁高龄,在朝天门广场众多风筝爱好者中,他可谓是“骨灰”级风筝发烧友。昨天他介绍,他放风筝已经28年了。

 

    二十来个风筝发烧友他最大

    昨日上午11点,天空中飘着细雨,头戴鸭舌帽、身穿羽绒服的康大爷出现在朝天门广场上。他从左肩上卸下一个一人高的长布袋,利索地从中拿出两个风筝和缠满细线的滑轮。他从地上捡到一条细长的风筝尾巴,用随身携带的透明胶粘在身旁电灯柱上,这是风向标。

 

    等待一会儿后,风向标随风舞动,风变大了。康大爷赶紧将风筝组装好,连上滑轮。“起……”康大爷大声吆喝,风筝一跃而上,趁着风势越飞越高,平稳地飘在空中。

 

    同在广场上放风筝的陈道炳大爷今年76岁,他说:“朝天门广场放风筝的有二十来个老人,康大爷是年龄最大的,但是对风筝的热爱无人能及。”

  放风筝“玩耍”28年

    康大爷一边放风筝,一边介绍自己的经历。1977年,56岁的他从重钢轧钢工岗位上退休,退休后曾感到寂寞和孤独。1982年的一天,康大爷到磁器口去玩,看见有老人在放风筝,于是也买了一个风筝来放,看着随风而飞的风筝,他倍感轻松。从那时候起,康大爷一发不可收拾,28年间,只要天不下雨,他几乎天天出门放风筝,先后在大渡口公园、平顶山、磁器口、珊瑚坝等地放过风筝。1998年朝天门广场建好后,他主要到朝天门广场放风筝。

 

    “早上8点过,我从大渡口乘车出发,下午4点,才收线从朝天门回家,就像上班族一样,唯一的区别就是没工资。”康大爷笑呵呵地对记者说道。

  废料制风筝 有“喜羊羊”

    康大爷家住大渡口区锦华路金色世纪小区,他的家中,大大小小有200多个风筝,形态有长龙、老鹰、蜈蚣等,有些风筝上还印有灰太狼、喜羊羊等图片。

    这些风筝都是康大爷自己制作的,看上去不起眼,但是放起来,飞得又高又稳。风筝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废弃物品,成本很低,其中一个“蝙蝠”风筝,骨架是竹子和塑料管做成,眼睛是白色塑料袋做成的。

 

    身体好 单手能提20公斤

    康大爷介绍,放风筝也是个技术活和体力活,起飞时,需要小跑上几步才能把风筝送上天去,放飞时,需要来回走动,双手不断地转动滑轮,眼睛紧盯空中的风筝,从头到脚都得到了锻炼。现在,他在广场上跑来跑去放两三个小时的风筝,并不感觉到累;他已经90岁了,眼不花,耳不聋。邻居郑岚中和康大爷相处多年,他昨天说,康大爷放风筝这28年来,身体一直健康,康大爷常常承担家里买菜任务,单手提20公斤的物体不在话下。

 

    放风筝还让康大爷收获了良好的心态。“在风筝放飞过程中,需要相互谦让,才能避免风筝搅在一起,放风筝最能培养人的性格。”康大爷说,他现在心态平和,很少发脾气。

 

    爱给残疾老伴讲故事

    10多年前,康大爷的老伴贾文芳因为中风导致身体残疾、语言障碍。平时,老伴由保姆照顾,康大爷每天回家,就把外面的故事讲给老伴听。

    “文芳,今天天气很好,我放了3个多小时,风筝飞得又高又稳,别人都飞不过我!”昨日下午5点,回到家的康大爷放下风筝,就来到老伴床前,给她讲自己的所见所闻。“快过年了,街上布置得好漂亮哦,到时我推你出去玩哈。”听了康大爷的话,老伴微微点头,苍白的脸上绽放出笑容。

 

    在康大爷家做了4年保姆的杨明英介绍,康大爷每天早上把菜买回来,喂了老伴早点后,才出门去放风筝,老伴最喜欢听康大爷下午回来讲故事,一听故事,就安静多了。

 

南通风筝博物馆 版权所有

WWW.CN-KITE.COM 中国·江苏·南通市环城西路一号 电话:0513-85580858

苏ICP备10220390号